话剧《约定无期限》河北各市巡演结束
新华网河北频道 ( 2012-06-04 09:20:26 )        稿件来源: 河北日报

    一个约定,信守15年,感人至深;一段真情,延续15年,催人泪下。6月3日上午,话剧《约定无期限》全省各市巡演活动来到张家口。话剧结尾,当扮演河北农大果树93(01)班毕业生的全体演员喊出铿锵誓言———“兄弟,放心吧!只要二老在世一天,我们就管一天,我们的约定没有期限”时,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,许多观众流下感动的泪水。

    这样的掌声、这样的感动,如今已经传遍河北大地。为深入学习果树93(01)班优秀毕业生群体的先进事迹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,省委宣传部组织了话剧《约定无期限》全省各市巡演活动,自5月下旬开始,先后在石家庄、邢台、邯郸、衡水、沧州、廊坊、唐山、秦皇岛、承德、张家口等10个设区市演出(此前已在保定市演出多场),引起强烈反响。

    为充分发挥好话剧《约定无期限》的宣传教育作用,省委宣传部专门下发通知,要求各市高度重视巡演工作,认真制定演出方案,将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,作为在青年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载体,精心组织广大党员干部、青年职工、大学生观看。巡演期间,各市专门召开协调会,就选择演出场地、组织观众等作出细致安排。沧州市委宣传部专门邀请河北农业大学果树93(01)班优秀毕业生群体中的一员、沧州市供排水集团有限公司大浪淀水库管理处干部、第五届“沧州好人”提名奖获得者王贵鹏和供排水集团部分干部职工到现场观看演出。演出结束后,王贵鹏等一起走上舞台,先进人物原型、剧组演员与观众形成良性互动,现场气氛达到高潮。

    《约定无期限》的成功演出,离不开编剧和全体演职人员的辛苦付出。“果树93(01)班毕业生们的典型事迹,为人们的心灵注入了温暖与感动。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,通过艺术形式来弘扬这份人间真情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”编剧张晓阳介绍说,为了提高该剧的思想性、艺术性,剧组坚持演出不息、创作不止的原则,对作品“精雕细琢”。“我都记不清一共修改了多少遍。就在张家口这场演出前,我们还对剧本结尾的宝元出现形式做了较大的修改。”张晓阳表示,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打磨剧本,修改舞美布置、灯光设计等细节,将《约定无期限》打造成弘扬主旋律的艺术精品。《约定无期限》的主要演员多为河北大学、保定学院等高校的大学生。为了确保演出效果,在台下,他们加班加点,仔细揣摩每句台词、每个动作,从细节上展现河北农大果树93(01)班同学之间的真情关爱、无私奉献。不到半月,10场演出,虽然辛苦,但演员们收获了感动。“我们许多演员在排练时常常被感动得泣不成声。”剧中雨田的扮演者王慧杰动情地说。通过演出,也通过这个事迹,他作为年轻人牢牢地记住了八个字:勇于担当,守信践诺。

    动人的故事、无价的真情、精彩的演出,让每一位观众得到了精神的洗礼、道德的升华。在省会首场演出结束时,石家庄学院一位女生激动地说:“河北农大果树93(01)班的事迹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纯洁而又高尚的传统美德,他们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、守信践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,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。”在沧州,一位市直机关干部表示:“做一件好事容易,但能坚持不懈地做好事却很难。我们的社会需要这种大爱,我们每个人都呼唤着这种真情,只有每个人都献出一份爱心,才能汇聚成爱的河流。”

    如今,向河北农大果树93(01)班毕业生群体学习的热潮正在全省各地深入开展。廊坊以巡演为契机,在全市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组织开展“学习河北农大果树93(01)班先进事迹,做守信践诺的表率”教育活动,采取专题学习、主题班会、演讲比赛、征文等多种形式,把团结友爱、互帮互助、守信践诺的精神传承下去,引导全市广大青年和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
  作者: 记者王敬照 编辑: 王华军
关闭窗口】 【发表评论】 【打印本稿
更多图片>>
1 2 3 4
新华社视频新闻专线
查看节目播出时间表 [下载]
新华纵横 今日新闻 金融讲堂 高端访谈
space
新华视点 经济生活 财经视点 整点报道
 
跟着“油条哥”卖油条:良心油条受追捧
传统农业村的种粮新机遇
燕赵新闻周刊
新华社记者看河北